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

翁格 翁格〔清代〕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埋怨春天离去太早,花枝上仅剩几点残红。
只要将花的根留在泥土里,年年都会有按时吹来的东风。

注释
暮,晚,将尽。
莫:不要。
花余:花已谢尽,仅剩几朵。
将:语助词,得。
蒂(dì):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岁岁:年年。
东风:春风,这里喻指花开。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声锷.《精选古诗词解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83
2、 姚万堂.《中华绝句精华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72
3、 邓加荣,王彬.《千古绝句》.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183
4、 姚立岩.《历代绝句选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68
5、 蒋孟豪.《中国历代古典诗歌精品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339

创作背景

  作者出身于苏州洞庭东山的一个富商家庭,他家在明季隆、万年间因经营棉花、布匹及染料而致富百万,但到了他父亲翁澍手中,就家道中落了,产业全部变卖。作者此诗,可能与此特殊的身世、遭遇有关。

参考资料:完善

1、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197

赏析

  世人皆爱春光绚烂,然几番风雨摧折后,春色便在残红狼藉中悄然消逝。面对满目凋零,古往今来的诗人或怨东风无情摧折百花,或自叹无力挽留春光,无数伤春之作皆沉溺于春归的惆怅。而此诗作者却逆流而思,直抒胸臆:“莫怨春归早!”

  “花余几点红”诗人目睹繁花渐次凋零,仅存数点残红在枝头摇曳,分明预告着春日的谢幕。但他并未因此消沉颓丧,反而以豁达之心观照自然:“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花开花落本是瞬息之象,春去秋来却是天地永恒的韵律。纵使今日花落难再,只要根系尚存、茎干犹在,来年春风拂过时,新芽必破土而出,新花亦将绽放,春光自会重临人间。

  推此及彼,人生境遇亦复如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暮春》是一首五言绝句,为一篇借景抒怀诗。首句一扫叹春、惜春的哀怨情调,不同凡响;次句描写暮春鲜花凋谢的自然景象,紧扣题意;三句转折,只要花根不死,仍大有希望;末句是对来年春天东风吹拂、鲜花盛开的想象。全诗从困顿中看到了希望,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前途失去信心。

翁格

翁格

字去非,江南吴县人。诸生。 1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感·大块凿混沌

黄遵宪 黄遵宪〔清代〕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从教铁石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从教铁石,每见花开成惜惜。泪点难消,滴损苍烟玉一条。
怜伊大冷,添个纸窗疏竹影。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游孤山记

邵长蘅 邵长蘅〔清代〕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兴跃然,偕学士,呼小艇,渡孤山麓。从一奚童,登放鹤亭,徘徊林处士墓下。已舍艇,取径沮洳间,至望湖亭。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两高、南屏诸峰,回合如大环。盖亭适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胜。亭废,今为龙王祠。西行过陆宣公祠,左右有居人数十家,灯火隐见林薄。

  并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泠桥石阑。学士指点语余曰:“宋贾似道后乐园废址,在今葛岭;又记称水竹院在西泠桥南,左挟孤山,右带苏堤,当即此地。”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今尚存,何耶?相与慨叹久之。孤山来,经僧舍六七,梵呗寂然,惟凤林寺闻钟声寥寥也。作记以游之明日。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