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桃未芳菲(fēi)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芳菲:花草香美。“冲寒”句:意即“先喜(红梅)冲寒迎东风而笑”。
魂飞庾(yǔ)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魂飞”句:意思是红梅若移向大庾岭,其景色就与春天很难区别了。大庾岭即梅岭,盛植梅花。借“庾岭”点出梅花,借“春”点出色红。“霞隔”句:用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梦见梅花化为“淡妆素服”的美人与之欢宴歌舞的故事。见《龙城录》。用“霞”喻花红。用“隔”、“未通”,因赵师雄所梦见的罗浮山梅花是淡色的,与所咏的红梅不同。
绿萼(è)添妆融宝炬,缟(gǎo)仙扶醉跨残虹。
“绿萼”二句:意思是红梅似燃着红烛、添加了红妆的萼绿仙子,又如喝醉了酒在跨过赤虹的白衣仙女。绿萼,梅花绿色的称绿萼梅,这里借梅拟人,说“萼绿”,即仙女萼绿华,所以说“添妆”,与下句取喻相类。《增补事类统编·花部·梅》“萼绿仙人”注引《石湖梅谱》:“梅花纯绿者,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绿华云。”妆,指红妆,红衣、胭脂等皆属。宝炬,指红烛。宋代范成大《梅》诗:“午枕乍醒铅粉退,晓妆初罢蜡脂融。”缟仙,原本比喻梅花。扶醉,醉须人扶。以“醉”颜点出花红。残虹,虹以赤色最显,形残时犹可见。南朝江淹《赤虹赋》:“寂火灭而山红,余形可览,残色未去。”也借以喻花红。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看来”句:包含二义:一、花色美丽,不同寻常;二、梅花一般都是淡色的,用“岂是”来排除,是为了说红梅。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白梅懒(lǎn)赋(fù)赋红梅,逞(chěng)艳先迎醉眼开。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逞艳”句: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痕,泪痕。以血泪说红。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痕,偷下瑶(yáo)池脱旧胎。
“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偷下”句: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màn)疑猜。
“江北”二句: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疏(shū)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shē)华。
“春妆”句:为红梅花设喻。春妆,亦即红妆之意。
闲庭曲槛(jiàn)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余雪,喻白梅。落霞,喻红梅。闲庭,幽静的庭院。
幽梦冷随红袖槛,游仙香泛绛(jiàng)河槎(chá)。
泛,飘浮,乘舟。绛河,传说中仙界之水。槎,木筏。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瑶台:仙境。瑶台种,就是说它是“阆苑仙葩”。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稀疏的枝条密密的花朵红梅花开得正欢,宛若春妆女子竞比谁更华丽、娇艳。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闲静的庭院、曲折的回栏,不见一枝白梅花,全都是红梅花;流水岸边、空寂山崖也都开遍了红梅花。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我在夜里进入幽深的梦乡,如闻红袖女子吹奏《梅花落》苗声随着红梅花冷香飘拂;天上仙人乘木筏游银河周围弥漫着来自人间红梅花的浓香。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此花定是上界瑶台嫡传仙女,请不要怀疑她的姿色相比王母娘娘差!
疏(shū)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shē)华。
春妆:亦即红妆之意。
闲庭曲槛(jiàn)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余雪:喻白梅。落霞:喻红梅。闲庭:幽静的庭院。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jiàng)河槎(chá)。
泛:飘浮,乘舟。绛河:传说中仙界之水。槎:木筏。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瑶台种:就是说它是“阆苑仙葩”。瑶台,仙境。
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红”、“梅”、“花”三字做韵。专命折得红梅的贾宝玉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诗。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习,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薛宝琴是“四大家族”里的闺秀,豪门千金的“奢华”气息比其他人都要浓些。小说中专为她的“绝色”有过一段抱红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诗犹如是在作自画像。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白梅懒(lǎn)赋(fù)赋红梅,逞(chěng)艳先迎醉眼开。
白梅懒赋:即“懒赋白梅”。“逞艳”句:意即春未到,红梅逞艳,先迎着醉眼开放。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冻脸:因花开于冰雪中,颜色又红,所以这样比喻。痕,泪痕。以血泪说红。酸心:梅花花蕊孕育梅子,所以说“酸”。待到时节过后,虽无怨恨,花亦化为乌有,所以说“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yáo)池脱旧胎。
“丹药”的“丹”双关义就是红。“偷下”句:说红梅原本是瑶池的碧桃,因偷下红尘而脱去旧形,幻为梅花。传说瑶池种植仙桃,《西游记》中孙悟空所偷吃的即是。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màn)疑猜。
“江北”二句:意思是请告诉蜂蝶,不要把红梅错认作是桃杏,而疑猜是否已到了春色灿烂的季节。春灿烂,因红梅色似春花才这样说的,非实指。当时还是冰雪天气。蜂蝶,多喻轻狂的男子。漫,莫,不要。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习,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李纹姊妺是李纨的寡婶的女儿,从诗中泪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语来看,可能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达丧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可见其自恃节操,性格上颇有与李纨相似之处,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的环境教养所造成的。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桃花没开杏花没红,梅花先迎着严寒笑对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梅花精魂飞到庾岭使人难辨冬春,罗浮山隔住霞光难做成赵师雄的美梦。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红梅好像烛光里添了红装的萼绿仙子,又如醉酒后跨过赤虹的白衣仙女。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鲜艳的红梅花你怎会是一般的颜色,或浓或淡任由她开放在冰雪中。
桃未芳菲(fēi)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芳菲:花草香美。冲寒:迎寒开放。笑:花开如笑。
魂飞庾(yǔ)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庾岭:就是大庾岭,也叫梅花岭,为五岭之一。春:春天的景色。霞:指红梅花的颜色美似霞光,比喻花红。梦未通:赵师雄所梦罗浮山梅花为淡色,与所咏的红梅不合。
绿萼(è)添妆融宝炬,缟(gǎo)仙扶醉跨残虹。
绿萼:梅花绿色的称绿萼梅。妆:指红装红衣、胭脂等都属这一类。宝炬:指红烛。缟仙:指穿白衣的仙子,比喻落在梅花上的雪。扶醉:醉后需要扶持。以“醉”的颜色点花红。残虹:一般指花落。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咏红梅花得“红”字》是《红楼梦》中邢岫烟所作,该诗和《咏红梅花得“梅”字》、《咏红梅花得“花”字》都出自小说第五十回。书中众人在芦雪庵联句,贾宝玉写诗“落了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花。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红”、“梅”、“花”三字做韵。专命折得红梅的贾宝玉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诗。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习,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凤的眼光介绍邢岫烟虽“家贫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她的诗中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隐约地包含着这些意思。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酒尚未动,诗还未成,寻春光求腊梅来 到仙境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不是乞求观音菩萨瓶中的甘露,只为求得嫦娥门外的红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顶寒风冒瑞雪,我在人世间寻寻觅览,至仙境折得红梅再归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被冻得瑟瑟发抖,谁来可怜我这文弱诗人,衣服上还沾着佛院的青苔呢。
酒未开樽(zūn)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péng)莱。
开樽:动杯,开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诗未做。裁,裁夺,构思推敲。寻春问腊:即乞红梅。以“春”点红,以“未”点梅。蓬莱: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栊翠庵。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shuāng)娥槛外梅。
大士:指观世音菩萨。佛教宣传以为她的净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灾厄。这里以观世音比妙玉。孀娥:即嫦娥,比妙玉。槛外:栏杆之外。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挑红雪:喻折红梅。
槎(chá)枒(yá)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佛院苔:指栊翠庵的青苔。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照理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凤的眼光介绍邢岫烟虽“家贫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她的诗中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隐约地包含着这些意思。李纹姊妺是李纨的寡婶的女儿,从诗中泪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语来看,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达丧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可见其自恃节操,性格上颇有与李纨相似之处,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的环境教养所造成的。薛宝琴是“四大家族”里的闺秀,豪门千金的“奢华”气息比其他人都要浓些。小说中专为她的“绝色”有过一段抱红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诗犹如是在作自画像一样。贾宝玉自称“不会联句”,又怕“韵险”,作限题、限韵诗每每“落第”。他恳求大家说:“让我自己用韵罢,别限韵了。”这并非由于他才疏思钝,而是他的性格不喜欢那些形式上人为的羁缚。为了证明这一点,就让他被“罚”再写二首不限韵的诗来咏他自己的实事。所以,这一次史湘云“鼓”未绝,而贾宝玉诗已成。随心而作的诗就有创新,如:“割紫云”之喻借李贺的诗句而不师其意,“沾佛院苔”的话也未见之于前人的作品。诗歌处处流露其性情。“入世”、“离尘”,令人联想到贾宝玉的“来历”与归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槛外梅”,贾宝玉后来的出家并非为了修炼成佛,而是想逃避现实,“蹈于铁槛之外”。这些,至少在艺术效果上增强了全书情节结构精细严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