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描绘了上巳节游玩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赏析: 首联“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上巳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三月的巳日进行,是人们祭祀水神、祓除不祥的节日。馀风景,描绘了上巳节过后,仍然余韵犹存的美丽景色。芳辰,指美好的时光。集远坰,则是指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欣赏春天的美景。 颔联“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描绘了游船在水面漂荡,车轮在路上旋转的场景。彩舟和绣毂,分别形容了船只和车辆的华丽。浮泛荡,描绘了船只在水面漂荡的轻盈姿态。娉婷,则形容了车辆行进时女子的优美姿态。 颈联“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欢乐。葱蒨,形容树林郁郁葱葱。笙歌,指笙箫之声和歌声,是欢快的音乐。入杳冥,则是指音乐声传得很远。 尾联“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表达了作者对这次美好聚会的留恋,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敬仰之情。画兰亭,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上巳节游玩的场景和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创作背景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诗人崔护在长沙陪同裴大夫游览东湖的经历有关。在这次游览中,他们泛舟湖上,欣赏了东湖的美景。诗人被湖光山色所陶醉,因此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感受的诗。 在这首诗中,崔护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东湖的美丽景色以及他与裴大夫共游的乐趣。通过诗歌的创作,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文献。
相关诗词
  • 1
    [宋]
    倒拈折箸搅沧溟,无限鱼龙暗里惊。
    一笑机关轻捩转,东湖午夜月华明。
  • 2
    [元]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 3
    [宋]
    诗中有禅,东湖湖上浪兆天,一叶扁舟破晓烟。
    禅中有诗,手把乌藤出门去,落花流水不相知。
    禅与诗何所为断,送二翁出门去,得闲唱个哩啰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